關注海光微信平臺
互聯網+制造業
信息來源:haiguang 日期:2016/07/28
互聯網+制造業
----海光未來大數據模式
第一次工業革命(工業1.0)的爆發,讓人類社會由農業社會逐步邁向了工業社會,蒸汽機標志著在這個時代人類體能的大規模釋放,從而進入了一個新的生產領域。
第二次工業革命(工業2.0)則以電氣的發明為標志,完成了人類社會向工業文明的徹底轉型,人類的體能在這個時代才得到真正的釋放,因為實現了工業的自動化。
第三次工業革命(工業3.0)則以電子計算機的發明為代表,讓人類由工業文明轉向了信息文明,人類的腦力勞動發揮真正的功效,腦力潛能得到大規模的釋放,從而創造了我們現在生活的信息社會。
正當我們還沉浸在工業3.0時代的豐碩成果時,又有一個東西已將我們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那就是互聯網。互聯網這個神奇的產品真正實現了一個地球村的愿景,讓信息互聯互通,共享,而云計算,大數據的提出更是讓互聯網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當有人喊工業4.0來了的時候,仔細瞧瞧,云計算和大數據才是工業4.0智能制造的核心基礎。
(一) 為什么我們要做大數據管理
什么是大數據?維基百科這樣定義,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而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了這樣的定義,“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總之大數據就是多樣化信息的集成。
那什么是制造型企業的大數據,即企業的客戶需求,技術研發、生產能力、過程管控、供應鏈系統等所有運營系統的數據的集成便是企業的大數據。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整合,計算,從而提取有效信息來制定有效的決策,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保持競爭力和不斷獲利。
我們為什么要做大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對制造型企業有著怎樣的意義。(以四點下參考自百度百科)
第一,對大數據的處理分析正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的結點。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社交網絡、數字家庭、電子商務等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形態,這些應用不斷產生大數據。云計算為這些海量、多樣化的大數據提供存儲和運算平臺。通過對不同來源數據的管理、處理、分析與優化,將結果反饋到上述應用中,將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大數據具有催生社會變革的能量。但釋放這種能量,需要嚴謹的數據治理、富有洞見的數據分析和激發管理創新的環境(Ramayya Krishnan,卡內基·梅隆大學海因茲學院院長)。
第二,大數據是信息產業持續高速增長的新引擎。面向大數據市場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會不斷涌現。在硬件與集成設備領域,大數據將對芯片、存儲產業產生重要影響,還將催生一體化數據存儲處理服務器、內存計算等市場。在軟件與服務領域,大數據將引發數據快速處理分析、數據挖掘技術和軟件產品的發展。
第三,大數據利用將成為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各行各業的決策正在從“業務驅動” 轉變為“數據驅動”。對大數據的分析可以實時掌握市場動態并迅速做出應對;可以為商家制定更加精準有效的營銷策略提供決策支持;可以幫助企業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及時和個性化的服務。
第四,大數據時代科學研究的方法手段將發生重大改變。例如,抽樣調查是社會科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在大數據時代,可通過實時監測、跟蹤研究對象在互聯網上產生的海量行為數據,進行挖掘分析,揭示出規律性的東西,提出研究結論和對策。
通過以上觀點我們可以看出大數據對未來各行各業的影響巨大,而制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在不斷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然而我們提到的工業4.0的實施基礎核心的部分便是大數據的收集和處理。
(二)制造企業如何做大數據管理
針對制造業本身的發展與各方面的限制來講,絕大多數的制造型企業還依然在“業務驅動”的發展階段。對海光而言,發展依然保持在以“業務驅動”為核心的制造層面,相對于大數據的介入和分析基本上處于滯后階段,那我們該如何建立海光內部的大數據平臺來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首先,基礎數據的收集。企業的基礎數據包含從市場需求到生產制造、給客戶交貨的整個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所產生的管理上和技術上及運作上發生的所有事件的信息量,通常這些事件的之間彼此是正向關聯的,但往往很難從總體上統籌這些事件,從而導致企業內部管理成本的增加。也許有人會說企業有ERP,為什么還要走大數據模式,ERP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集成了企業的大量基礎數據,對企業內部成本的控制上有積極的作用,但對數據的分析和對外界環境的變化的關聯性分析上很難發揮實質性的作用。對制造業而言,我們需要的是以產品為核心的大數據模式,即這個產品所有的信息,如市場需求預測,制造環節成本與異常信息,物料庫存等所有的信息在大數據平臺一覽無余,就好比系統內輸入個人名字后立即處理出所有與個人相關的信息并分類呈現,但支撐這一系統的除了核心的軟硬件資源外便是完善的管理系統。
其次,基礎數據的分析與處理。當基礎數據的收集平臺建立之后便是數據的分析與處理,數據的分析一定程度上可以通過軟件的運算來實現,而信息的真偽則需要我們來判斷,從而制定有效的決策。大數據對人的要求則更高,必須有較好的分析邏輯和判斷力,畢竟大數據只是提供給我們更系統的參考信息,為我們的判斷提供更多的科學依據,管理者必須做最終的決策。
最后,建立完善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大數據的系統平臺一旦在企業建立,那么真正運營的難度不是技術上的處理,也不是軟硬件的管理,而是如何讓這個系統在企業正常的運作下去。完善這個大數據的管理系統才是最后的核心,只有管理上到位了,才能真正發揮大數據的作用,才能為企業帶來真正的效益。
…….
以上我們簡述了為什么要做大數據平臺,大數據平臺又該如何建立和運作,工業4.0智能制造是我們未來必經的發展之路,也是我們長久生存下去的不二選擇。
互連網+制造業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開展了基礎的精益管理作為基礎先行,面對千變萬化的市場,大數據分析自然是未來的主流,不管是轉型升級,還是蛻變重生我們必須在“互聯網+”的風口上先去搶占先機。
工業4.0,未來大數據,海光已經啟程……
精益管理 馬進雄
2015-6-29
深圳市海光電子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TEL: 0755-29516320 , 0755-29516310
Email:xjw@haiguang.cn FAX : 0755-29516335